正序生物CS-101治愈重度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
当地时间2024年1月8日,专注于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创新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正序生物(上海)宣布,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开展的针对重型β-地中海贫血症的碱基编辑药物CS-101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(IIT)研究成功治愈首位患者,达到持续摆脱输血依赖超过两个月。治疗后8周,患者的胎儿血红蛋白浓度上升至~95 g/L,比例上升至~81%,表达胎儿血红蛋白的F细胞比例上升至~80%。截至报道日期,该患者总血红蛋白浓度稳定至130 g/L以上,现已回归到正常生活中。这是全球首次通过碱基编辑疗法治愈血红蛋白病的成功案例。
全球首例接受碱基编辑治疗(正序生物CS-101)的β-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已经摆脱输血依赖超过两个月并已回归正常生活
血红蛋白病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单基因遗传病,常见的主要有β-地中海贫血症和镰刀型贫血症。全世界约有7%的人口携带异常血红蛋白基因,每年大约有40万名婴儿出生时患有血红蛋白病。我国地中海贫血症基因突变携带者约有3000万人,其中,重型和中间型地贫患者约为30万人,多分布在南方区域。基因编辑疗法为β-地中海贫血症的彻底治愈带来希望。正序生物CS-101利用创新型碱基编辑技术针对β-地中海贫血症建立了一种更高效、安全的治疗策略。β-地中海贫血症是由于β-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β-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所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。CS-101通过采集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,利用上海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高精准变形式碱基编辑器tBE(transformer Base Editor)(Wang et al., Nat Cell Biol, 2021),对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中的HBG1/2启动子区域进行精准碱基编辑,模拟健康人群中天然存在的有益碱基突变,重新激活γ-珠蛋白的表达,重建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,再将编辑后的造血干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,使得患者自身血红蛋白浓度达到健康人水平,从而彻底摆脱输血依赖。已有研究证明,在健康人和重型地贫患者来源的造血干细胞中,相比较其它基因编辑方法,tBE靶向编辑位于HBG1/2启动子区域的BCL11A结合基序所激活的γ-珠蛋白水平,显著高于Cas9核酸酶靶向BCL11A红系增强子策略(Han et al., Cell Stem Cell, 2023)。该产品高安全性和高疗效并存的显著优势已经在细胞层面、器官层面、动物体内和临床试验中得到全面验证。
在正序生物CS-101的IIT研究中,接受首次碱基编辑治疗的患者为重型β-地贫患者(β0/β+型),自两岁起开始定期输血,在接受CS-101治疗前输血频率达到每2周4单位红细胞。患者在2023年10月接受tBE编辑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,已经成功实现造血重建。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植入的时间为16天,最后一次输血时间为治疗后14天。治疗后4周患者胎儿血红蛋白浓度为~16 g/L,比例为~21%,F细胞比例为~23%;治疗后8周患者胎儿血红蛋白浓度为~95 g/L,比例为~81%,F细胞比例为~80%。截至报道日期,该患者总血红蛋白浓度已升高并且保持在130 g/L以上,且未发现产品相关的不良事件。
正序生物CS-101产品由于其编辑靶点的高效性和tBE技术的安全性,相较于其他基于CRISPR技术的β-地贫基因编辑疗法,CS-101可以使患者迅速地完成造血重建,更快地达到健康人血红蛋白水平,更早摆脱输血依赖;同时不会引发患者基因组DNA大片段缺失、染色体突变、脱靶突变等风险,显示出了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正序生物CS-101有望成为β-血红蛋白病全球首创(First-in-Class)的碱基编辑治疗药物和同类最好(Best-in-Class)的基因编辑治疗药物,为患者带来疗效更好、费用更优的选择。
正序生物CS-101 IIT研究的成功为β-血红蛋白病患者的彻底治愈带来了信心。值得关注的是,除了首例青少年患者已被治愈,另一位成人患者在接受CS-101治疗后也已经摆脱输血依赖超过1个月。目前,CS-101已递交IND申请,即将进入IND临床阶段。正序生物同时也在推进将该管线应用于镰刀型贫血症的治疗,快速推进中国原创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转化,为全球罹患严重疾病的患者带来“一次治疗,终身治愈”的希望。
关于正序生物
正序生物(CorrectSequence TherapeuticsTM)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,孵化自上海科技大学,致力于利用世界先进的碱基编辑体系,开发突破性精准疗法,造福人类健康。公司基于以变形式碱基编辑器tBE(transformer Base Editor)为代表的自主IP碱基编辑系统创建了多种精准疗法,针对遗传疾病、肿瘤、代谢疾病、感染性疾病等布局了近10条管线,首条管线已经进入IND申请阶段。
欲了解更多信息,请点击进入官网 www.correctsequence.com
(特别感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上海科技大学及上海临床研究中心)